首页>雨巷 > 秋天的梦

秋天的梦

目录

阅读指导

原载于1931年的《小说月报》第22卷,后收录于《望舒草》中。

诗人对于新诗的创作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其中对于新诗的格式也非常地关注。

例如,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多选择三行、五行段的,后期诗歌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散文化的倾向。

这首两行段的小诗因其优美、整饬的格式和空灵的意境得到广泛的流传。

前两节描写了“牧女”

的梦,这个梦是“迢遥的”

,是“轻的”

,是关于“牧女之恋”

的。

诗人没有具体写这个梦从何而来,只是记录了一个空灵的梦。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诗歌鉴赏

由于“牧女”

的梦,“我的梦”

来了,但是我的梦是“沉重的昔日”

,由于这些昔日带来的不好的回忆,所以“我”

感觉“寒冷”

“忧郁”

这首诗名为《秋天的梦》,实际上也写了两个梦,一个是“牧女”

的梦,一个是“我的梦”

在这两个梦中,无论是“牧女之恋”

的梦,还是我“沉重的昔日”

的梦,诗人都没有写出梦的具体内容,而是通过一些形容词来传递诗人的感觉,如“迢遥”

“轻的”

“窈窕”

等来形容牧羊女的梦,给人的感觉青春而空灵。

“我”

的梦则是“静静地”

“沉重的”

,给人的感觉则要沉重得多。

诗从想象牧羊女的故事入手,写到了她的梦,这个梦引来了诗人自己的梦,然后写诗人梦醒之后的感受。

通篇由梦串联而成,全诗朦胧而微妙,写出的全部都是心理的感受。

诗人在追求感觉的微妙与精细表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挖掘多层次的内心体验,在不同感官之间知觉化的描写中,进行了象征派诗歌中国化的有益尝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