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善质力 > 孟母止孟子休妻爱的思维模式的经典案例

孟母止孟子休妻爱的思维模式的经典案例

目录

孟母阻止孟子休掉自己的妻子,可以说是爱的思维模式的经典案例。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孟子一天回家一进门看到自己的老婆正“踞”

坐,孟子因此告诉母亲要求休妻,孟母出言解劝,孟子承认改正错误的一个故事。

现用爱的思维模式解析一下整个事件。

孟子兴冲冲的到家,一进门看到老婆“踞”

坐,很不雅观,顿生恶气。

这是僵化的表达方式中的“痴”

,就是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就是以喜怒哀乐悲等为出发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的表达方式,此时的孟子处在自己的情绪的奴隶的状态。

孟子因此不由(老婆)分说,告诉母亲要求休掉自己的老婆,这是僵化的表达方式中的“嗔”

,就是以权力实力的大小为出发点来表达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我是一家之主,我是老大,我说了算,我说的就是真理),此时的孟子处在被权势控制之下的奴隶状态。

孟子用自己学富五车中的那个伟大的“礼”

,为自己的行为做充分的注解,去困厄住对方,让对方无言以对,这是僵化的表达方式中的“贪”

,贪就是聪明化的表达方式,就是以财富,权力,名誉的得失为出发点的表达方式,此时的孟子处在被聪明控制一下的奴隶状态。

孟子一直处在强势思维之下,这或明或暗的表达着对老婆一方的伤害。

贫贱不能移,孟子却要用贫贱来移去自己的老婆。

威武不屈,孟子却用威暴来屈服自己的老婆,自己的老婆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富贵不能淫,孟子学富五车不可谓不富贵,但是其中这个礼却淫乱了他的行为,用这个堂而皇之的伤人。

孟子把这个事情告诉母亲,这是孝在他身上起的作用,是符合自爱的行为原则,这是他在这个事件中第一个可取之处,第二个可取之处,就是知错即改。

孟母一见情绪激动,气势逼人的孟子,没有做出相应的情绪做对抗,这符合自爱的行为原则。

孟母用自己所具有的威势(在孟子心里母亲这个身份有着巨大的威势)让儿子平静下来听自己说话,这也符合爱的思维模式(用强力避免事情失控)。

接着用和孟子一样的“礼”

,用自己的学识才智教育孟子,是以施害者知错即改的形式维护了儿媳妇的尊严,可以说是彻底的全面的维护了儿媳妇的尊严。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完美的践行了普世之爱的一个行为。

孟母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强者的思维模式。

仁者爱人,说的就是孟母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